2024年11月22
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特别声明!!!
站内搜索:
首页>>会议报告>>会议报告




中国计量测试学会《会讯》2013年第二期


发布时间:2018/8/2 13:54:21


 
《会讯》
第二期
(2013)
 
 
 
 
 
中国计量测试学会
 
 
 
学会《会讯》,信守为会员服务的宗旨,通过文字及部分图片方式,无偿为广大会员和会员单位宣传推广新产品、新技术、新成果、产销需求、合作意向,介绍新书籍、新资料等方面的信息。学会竭诚欢迎广大会员及团体会员单位踊跃投稿。
学会每期《会讯》在寄发文本的同时,也将在学会网站上刊发,使广大会员及早获得信息。
 
 
学会秘书处(常设办事机构)各职能部门电话
 
 
秘书长:             王顺安     010-84639010
副理事长:           杜小平     010-84639522
学报编辑部(南区):  赵晓娜     010-84253162/64271480
会员团体部:         徐  钢     010-84639757
财务部:             仵淑华     010-84639732/84639733
综合部、标物办:     姜亚平     010-84639753
学术部、规程审定部: 刘  健     010-84639756
咨询部、中启认证:    何  毅     010-84639521
中启认证:                       010-84639735
          注册计量师办公室:              010-84626923
标物办、规程审定(南区):       010-84250921
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南区):       010-84257234
 
学会(北区):北京市朝阳区育慧南路3号(100029)
学会(南区):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18号(100013)
          学会网址:www.china-csm.org
目    录
 
学会工作
 
2012年度举办研讨会情况小结…………………………………………………1
2012年度温度计量专业委员会工作总结………………………………………1
2012年度玻璃分析检验技术专业委员会工作总结……………………………3
2012年度多相流测试专业委员会工作总结……………………………………6
中国多相流测试学术会议在江苏大学召开 ……………………………………7
2012年度时间频率专业委员会工作总结………………………………………9
2012年度电子计量专业委员会工作总结 ……………………………………10
电子计量专业委员会换届暨第七届委员会一次会议纪要……………………12
压力计量专业委员会2012年度工作总结 ……………………………………13
第十三届压力计量与测试技术交流会纪要……………………………………16
生物计量专业委员会2012年度工作总结 ……………………………………18
通信计量测试专业委员会2012年度工作总结 ………………………………20
自动计量测控技术专业委员会2012年度工作总结 …………………………21
地质矿产实验测试分会2012年度工作总结 …………………………………22
室内环境及材料测试分会2012年度工作总结 ………………………………30
计量仪器专业委员会2012年度工作总结………………………………………30
热物性专业委员会2012年度工作总结 ………………………………………33
容量计量专业委员会2012年度工作总结 ……………………………………34
质量计量测试专业委员会2012年度工作总结 ………………………………36
医学计量分会2012年度工作总结 ……………………………………………41
流量计量专业委员会2012年度工作总结 ……………………………………44
学会工作
 
 
2012年度举办研讨会情况小结
 
为努力传播和普及计量检测技术,更好地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贡献,2012年8月以来,广州广电计量检测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计量测试学会联合举办计量和检测领域公共研讨会。其中计量方面的研讨会 9场次,培训人数达445人次;检测方面的研讨会1场次,培训人数28人次。
 所有研讨会的举办均是免费形式。与会人员积极参与各场次的主题研讨工作,针对计量技术领域、计量管理领域和产品检测领域的问题进行充分的理解与讨论,达到宣传和普及计量和检测技术的目的。
 我们将总结2012年度联合举办研讨会的经验,做好明年研讨会的规划工作,争取在2013年度成功举办更多场次的研讨会,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广州广电计量检测股份有限公司供稿
 
温度计量专业委员会2012年度工作总结
 
1、第六届全国温度测量与控制技术学术交流会
    中国计量测试学会温度计量专业委员会于2012年9月10日至13日在四川省成都市组织召开了“第六届全国温度测量与控制技术学术交流会”。温度测量与控制技术学术会议是国内规模较大、具有代表性的温度测量领域的会议,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已经成功举办了五届,是从事温度计量研究、测控技术发展、仪器研发与应用和湿度测量等领域科研专家、技术人员、管理者难得的交流盛会。每4~5年举办,本次是第六届全国范围的温度测量与控制技术学术会议,会议的召开得到了国内外专家、科研工作者、仪器制造厂等各方面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正式注册参会代表一百三十余人。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温度计量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段宇宁博士、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廖理副所长、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杨杰斌副院长、天津市计量院王立新副院长等领导和专家出席了会议。段宇宁副院长、廖理副所长、杨杰斌副院长在会议开幕式上做了热情洋溢的发言和报告。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王顺安秘书长对会议的召开也表示了极大的关注,并预祝会议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中国计量测试学会温度计量专业委员会主办,中航工业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承办。
会议邀请报告4篇,分别是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热工所王铁军副所长“ITS9国际温度会议情况介绍及高温固定点研究回顾”、中航工业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热学处杨永军处长“国防科技工业热学计量测试技术的一些进展”、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张金涛博士“玻尔兹曼常数重新定义研究和未来展望”、哈尔滨工业大学戴景民教授“材料发射率测量技术国内外现状及研究进展”。报告覆盖面广、信息量大、关注热点,技术深入全面,受到与会代表的热烈欢迎。
本次会议编辑出版了会议论文集,共收录论文101篇,文章分布面广,来自计量部门(包含各全国各计量院所、计量中心等),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计量学院等高等院校,中科院理化所、航天材料研究所、航天测试技术研究所等科研院所。会议共有40多人宣读了论文,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广泛的交流。本次会议的全部文章均采用了网站自动投稿系统,在温度计量专业委员会网站进行稿件收纳、编辑、回复等,受到作者的欢迎和肯定。会议论文集内容丰富、知识面广,满足了从事温度计量与控制领域各个行业和有关人员的极大需求。
2、温度仪表展示会
在2012年全国温度会议召开的同时举办了温度仪器仪表的展示会,美国FLUKE公司、北京约克公司、深圳艾依康公司、颐贝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康斯特公司等企业积极参与,为温度仪表的制造企业提供了展示平台和深入交流的机会。与会代表能够方便、全面的了解有关产品,进行了深入探讨,为工作提供了便利。
3、2013年专业委员会会议的准备
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秘书、各位委员对于温度专业委员会近年来的工作给予了肯定,专业委员会在全国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不断提高,受到了多方的关注。2013年年会工作将按计划组织召开。
4、温度计量专业委员会网站建设与运行
中国计量测试学会温度计量专业委员会网站于2012年1月17日正式开通,段宇宁、王顺安、廖理、王铁军等委员会有关领导和在京的部分委员参加了开通仪式。2012年全国温度会议的全部文章均采用了网站自动投稿系统,在温度计量专业委员会网站进行稿件收纳、编辑、回复等,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方便性,受到作者的欢迎和肯定。今后温度计量专业委员会的有关会议、通知、活动等都通过网站发布,为温度计量专业委员会的持续发展和深入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与基础。
5、温度专业委员会影响逐步扩大
中国计量测试学会温度计量专业委员会于2010年召开了委员的换届工作,随着工作有条不紊开展,2011年和2012年召开会议中委员在积极参与的同时,每年都收到来自全国各个计量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生产企业有关人员参加专业委员会的申请,并表示将积极参加、参与委员会组织的活动,说明专业委员会的影响逐步扩大,近年来的工作得到了各方的认可,为今后工作的开展增强了信心,也督促委员会持续不断的作好工作,为行业发展服务。
                    温度计量专业委员会供稿
 
玻璃分析检验技术专业委员会2012年度工作总结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闭幕了。在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后,雄壮的《国际歌》,如进军的号角,激发起奋勇前进的豪情壮志。对于我们计量分析的工作者来说,要把“十八大精神”贯彻到计量检验的具体工作中。
2012年,我们的国家,正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最根本的是要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最有力的保证是“建立有效率计量体系”。当前,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及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计量工作在社会发展中日益重要。新科技革命和全球产业变革的步伐加快,我国科技发展既面临着重要的战略机遇,也面对着严峻挑战。必须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上取得新的重要进展,也必须建立健全、科学合理、富有活力、更有效率的计量体系,激发计量工作者的创造活力,让计量工作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保驾护航。
一、2012年玻璃分析检验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及秘书长分别走访了副主任单位、委员单位。与各位委员、专家交流了玻璃分析检验技术专业委员会在玻璃行业中的作用,探讨了为玻璃行业服务的一些具体形式。
二、与美国AGR国际有限公司进行了接触,探讨了合作方向及内容。就美国AGR公司的啤酒瓶喷涂厚度检测方法、仪器原理、进行了技术交流。
三、筹备了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玻璃分析检验技术专业委员会2012 的技术交流会。
玻璃分析检验技术专业委员会2012 的技术交流会,是在中国计量测试学会领导的指导下,在专委会各位委员的支持下,通过专委会秘书处各位同仁辛勤的工作,会议于2012年12月12日在北京召开了。通过各位委员的努力,本次会议收录了11篇:玻璃计量器具准确性是保证检验数据准确性的重要因素---袁春梅;谈啤酒瓶爆炸质量鉴定方法—罗炜;玻璃材料平均线热膨胀系数测量方法的可靠性与重复性研究-----田英良;玻璃瓶表面的防护喷涂---美国AGR国际有限公司-----朱勇;可直接用制品测定玻璃线热膨胀系数仪器的研究---李新白、原苓玉;关于啤酒瓶国标(GB4544—1996)“检验规则”的探讨---杨静;垂直轴偏差测定方法分析与探讨---李彦娥 ;浅谈企业玻璃分析检验室的筹建工作 ---郭亮;棕色玻璃容器透过率测试方法探讨---李道国、丁立梅、侯增;原子吸收光谱快速分析在水晶玻璃及原料化学成分分析上的应用---宋明汉。
四、2012年为徐州佳华耐火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美国OI沧州实业有限公司、山东沂南县精艺玻璃制品有限公司、河北燕玻璃制品有限公司、河南济源王屋山玻璃股份有限公司等5家玻璃企业、耐火材料企业提供了新建了理化测试中心的工作。为企业培训了21名可持证上岗工作的分析、检验人员。
同时也为数十家玻璃企业及监督检验机构提供了技术咨询,技术服务。
五、2013年工作计划
1、玻璃分析检验技术专业委员会将进一步发展吸纳了关心玻璃分析检验技术的专业人士成为委员,提高本专业委员会在国内和国际上的地位。
2、根据玻璃分析检验技术专业委员会的工作计划,积极组织玻璃分析检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的委员、国内外专家撰写技术论文,2013年还要继续组织一次技术交流会。
3、参加国际技术交流。
玻璃分析检验技术专业委员会正在与美国AGR国际有限公司、美国雷泰Raytek公司联系,争取2013年在中国举办一次技术交流活动。促进中国的玻璃检测技术与国外的检测机构的技术交流。
4、专委会要加大与委员单位、仪器生产检验单位、玻璃生产单位的联系,以“玻璃分析检验技术专业委员会”为桥梁,开展、促进专业委员会会员之间相互合作、交流。
5、以“玻璃分析检验技术专业委员会”为平台,更好地为玻璃企业提供玻璃分析检验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转让、信息交流等工作。
                                      玻璃分析检验技术专业委员会供稿
2012年多相流测试专业委员工作总结
 
1、2012年4月12日在东南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会议室召开了专业委员部分委员工作会议,参加人员有王式民,蔡小舒,黄至尧,王军锋,郑莹娜等专业委员,主要讨论并决定了关于2012年10月将由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和江苏大学主办在江苏镇江召开2012年中国多相流学术会议的具体安排,会后去镇江实地考察了会议地点;会上还详细讨论2013年在中国举办第八届国际多相流测试会议的筹备工作情况;会上还议论了关于专业委员领导班子换届改选的按排和增补调整委员会委员的意向和计划。会后通过骨干会员之间的通信联系决定将与2012年10月召开专业委员全体会议。
2、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多相流测试专业委员会于2012年10月12日在江苏镇江市举行了全体委员会议,来自全国各地34位委员出席本次会议,进行本届多相流测试专业委员会主任换届改选。换届工作议程有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张宏建教授主持,通过无记名投票,出席会议全体34位委员一致推选上海理工大学蔡小舒教授出任第五届多相流测试专业委员会主任,本届专业委员在册人员共48人,出席本次工作会议人员34名,按学会章程本次选举有效并将正式上报上级学会批准备案。另有5位因故不能出席本次会议的专业委员,亦发来了请假电邮并都推选蔡小舒教授出任为主任委员。
1)新当选的主任委员蔡小舒教授与专业委员会的主要骨干协商建议提出了第五届专业委员会领导班子有下列成员组成:
主任:蔡小舒教授
副主任:张宏建教授;吴应湘研究员;董峰教授;徐立军教授
秘书长:黄志尧教授;
副秘书长:许传龙副教授
2)会议讨论并决定原主任委员王式民教授作为本专业委员的名誉委员;
3)会议讨论了决定发展新委员的名单;对部分由于多种原因而长期没有参加学会活动的委员决定暂停会员身份,在合适的时候可于恢复,会议确认了第五届专业委员会全体委员名单(共47名)。
4)会议听取了王军峰委员关于筹办“2012年中国多相流测试学术会议”的工作汇报,2012年中国多相流测试学术会议由江苏大学承办,筹办已妥,将于2012年10月13-15日在江苏镇江举行;
5)李杨委员和郑英娜委员汇报了筹办“第八届国际多相流测试会议(8th ISMTMF)”的情况,并组织了讨论,。决定“8th ISMTMF”将于2013年12月在中国广州举行,由广东工业大学负责筹办。
3、2012年10月12-14日,由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多相流测试专业委员会主办,江苏大学承办的2012年中国多相流测试学术会议在江苏镇江召开。来自全国各地18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70余位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会议上共同交流了64篇论文,探讨多相流测试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及未来发展。
多相流专业委员会供稿
 
中国多相流测试学术会议在江苏大学召开
 
2012年10月12-14日,由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多相流测试专业委员会主办,江苏大学承办的2012年中国多相流测试学术会议在江苏镇江召开。来自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中科院力学所等18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7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江苏大学,共同交流和探讨多相流测试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及未来发展。
江苏大学校长袁寿其教授代表学校在开幕式上致欢迎辞,感谢专家们长期以来对江苏大学学科建设和发展给予的关心和支持,并分析了多相流测试技术的发展对流体机械、动力工程及能源化工等多个领域的学术问题的研究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多相流专业委员会主任、东南大学王式民教授在开幕式上讲话,希望通过本次会议,进一步加深国内多相流测试研究领域专家间的了解,推动学术交流与合作,提高多相流测试技术的研究水平;开幕式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工程与材料科学部工程科学三处纪军主任致辞并作报告,分析了2012年热物理与能源利用领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评议的最新动态以及重点资助领域等情况,鼓励青年学者勇于创新,发表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江苏大学科技处处长赵玉涛教授、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全力教授、汽车学院院长蔡忆惜教授、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院长骆英教授及我校百余名教师和研究生出席了本次会议,能动学院副院长王军锋教授主持了会议开幕式。
     会议期间,东南大学王式民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孔令逊教授应邀分别作了“中国多相流测量研究30年”及“利用激光诊断法对内燃机燃料喷雾多相流的测量研究”的大会主题报告,64位专家学者分别做了分会场报告,汇报了各自在相关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会后与会代表参观了江苏大学水泵及系统国家工程中心实验室、能动学院中心实验室及内燃机排放实验室,专家们对江苏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的建设与发展给予了高度评价,并与相关学科的教师进行了广泛交流。
多相流专业委员会供稿

全体会议代表
 
2012年度时间频率专业委员会工作总结
 
2012年时间频率专业委员会在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的领导下,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的支持下,组织学术活动若干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2012年8月17日,邀请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所(WIPM)博士生导师,高克林研究员来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作报告,报告的题目为“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所Ca+光频标的研究”,介绍了WIPM Ca+光频标的研究进展与成果,相关技术人员听取了报告并进行了讨论。
2、2012年10月23日,邀请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R Scholten教授,来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作报告,报告的题目为“Quantum measurement in living cells, and high-coherence electron bunches from cold atoms”,相关技术人员听取了报告并进行了讨论。
3、11月11日,时间频率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李天初院士应邀在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首都科学讲堂作报告,主题为:光阴的故事——原子时和原子钟规划的秩序,对时间的定义、时间的精密测量、原子时与原子钟等进行了全方位深入浅出的介绍,为时间频率的科普做出了积极贡献,受到听众的欢迎。
4、2012年12月26日,邀请日本信息通信技术研究院(NICT)李瑛来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作报告,报告的题目为“日本信息通信技术研究院光频标进展”,介绍了NICT时间频率相关工作,重点介绍NICT光学频标领域的研究现状及近期的工作计划。
5、2012年9月时间频率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李天初院士,委员会委员高小珣、方占军研究员和秘书长张爱敏研究员参加了在法国巴黎国家计量局(BIPM)召开的第17届国际时间频率咨询委员会 (CCTF)。会议的介绍已经整理成文,即将发给委员会成员参考。
时间频率专业委员会供稿
 
2012年度电子计量专业委员会工作总结
 
电子计量专业委员会在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和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的领导下, 年初电子计量专业委员会管靠单位制定了本年度工作计划和具体时间安排。经过全体委员的共同努力,2012年完成了以下工作:
一、专委会换届暨第七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2012年年初根据计划,成立了换届筹备组,进行了相关筹备工作。2012年10月29日,“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电子计量专业委员会换届暨第七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隆重举行。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宋淑英副院长、中国工程院张钟华院士、中国航天科工集团203所冯克明所长、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陆福敏总工、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院彭喜元院长、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张宏图副所长等领导和专家,以及来自计量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仪表制造等行业和部门的有关代表40多人出席了会议。
会议首先由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信息电子所高小珣所长致开幕词。高小珣主任简单回顾了专委会的以往工作,重申了专委会“为繁荣和发展我国电子计量测试科技事业,促进电子计量科技的普及、应用和推广,为促进出成果出人才,发展高新技术,振兴经济,加速实现我国现代化作出贡献”的宗旨。
接着,宋淑英副院长致欢迎辞,代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向与会代表介绍了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近年来的发展和规划。张钟华院士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并对电子计量今后发展方向和专委会工作提出了建议和要求。
在改选筹备组做了专委会换届筹备情况汇报后,与会代表一致通过了笫七届专委会全体委员名单和主任提名的副主任委员名单,完成了换届选举。第七届专委会共有委员49人,副主任委员6人。专委会聘请张钟华院士为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蔡新泉、席德熊、陈成仁、杜建国、宁铨、冯正和6位专家为委员会顾问。
随后,举行了第七届专委会第一次会议, 对《第七届电子计量专业委员会条例》(草案)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讨论,与会代表踊跃发言,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和建议,最终达成共识,一致通过了《第七届电子计量专业委员会条例》。
会议还对委员会今后的发展方向,工作内容及工作重点等事项进行了广泛的讨论。
二、年度学术活动
1、组织举办了两期电子计量技术培训班
2012年5月20日至25日在黄山市举办了“视频、抖动测量技术和广播电视设备检测技术培训班曁电视信号场强仪检定规程宣贯会”,有35名学员参加培训,授课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列举了很多实例及测量结果阐述视频参数检测与计量,提高了学员的学习兴趣和授课质量,培训班取得预期效果。
2012年9月在江西省九江市举办了EMC检测技术培训班,由北京交通大学张林昌教授、沙斐教授;国家计量院高小询研究员、吴钒研究员、谢鸣研究员等EMC专家授课。参加培训的学员来自国内研究所、计量中心以及企业的从事计量、校准的人员,学员通过培训丰富了电子计量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也扩大了电子计量专业委员会的影响,收到满意的效果。
2、参与筹备了第十一届国际电子测量与仪器年会和第一届国际无线会议。
第十一届国际电子测量与仪器年会将于2013年8月在哈尔滨召开,在专委会的支持下开辟了“校准与溯源”专栏。
3、 第一届国际无线会议IWS将于2013年4月在北京召开,在专委会的支
持下开辟了“Measurement Developments for Future Wireless Technologies”专题研讨。
4、 分别在绵阳、西安、深圳等地调研我国国防建设和高端制造业等面
的计量难题及其对电子计量的需求。
2013年电子计量专业委员会将坚持贯彻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继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把委员会建设成为全国电子计量专家的相互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为电子信息技术推动社会发展提供支持。在总会的带领下,全面开展各项业务工作,加强自身建设,推动我国电子计量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电子计量专业委员会供稿
 
电子计量专业委员会
换届暨第七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纪要
 
2012年10月29日,“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电子计量专业委员会换届暨第七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隆重举行。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宋淑英副院长、中国工程院张钟华院士、中国航天科工集团203所冯克明所长、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陆福敏总工、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院彭喜元院长、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张宏图副所长等领导和专家,以及来自计量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仪表制造等行业和部门的有关代表40多人出席了会议。委员会秘书长刘欣萌主持会议。会议得到了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协助。
会议首先由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信息电子所高小珣所长致开幕词。高小珣主任简单回顾了专委会的以往工作,重申了专委会“为繁荣和发展我国电子计量测试科技事业,促进电子计量科技的普及、应用和推广,为促进出成果出人才,发展高新技术,振兴经济,加速实现我国现代化作出贡献”的宗旨。
接着,宋淑英副院长致欢迎辞,代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向与会代表介绍了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近年来的发展和规划。张钟华院士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并对电子计量今后发展方向和专委会工作提出了建议和要求。
在刘欣萌秘书长代表临时改选筹备组做了专委会换届筹备情况汇报后,与会代表一致通过了笫七届专委会全体委员名单和主任提名的副主任委员名单,完成了换届选举。第七届专委会共有委员49人,副主任委员6人。专委会聘请张钟华院士为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蔡新泉、席德熊、陈成仁、杜建国、宁铨、冯正和6位专家为委员会顾问。
主任委员及秘书长名单
主任委员
高小珣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名誉主任委员
张钟华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副主任委员
冯克明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203所
副主任委员
陆福敏
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
副主任委员
吕昕
北京理工大学
副主任委员
年夫顺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41研究所
副主任委员
彭喜元
哈尔滨工业大学
副主任委员
张宏图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秘书长
刘欣萌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随后,举行了第七届专委会第一次会议,对刘欣萌秘书长宣读的《第七届电子计量专业委员会条例》(草案)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讨论。与会代表踊跃发言,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和建议,最终达成共识,一致通过了《第七届电子计量专业委员会条例》。
会议还对委员会今后的发展方向,工作内容及工作重点等事项进行了广泛的讨论。
电子计量专业委员会供稿
 
压力计量专业委员会2012年度工作总结
 
压力计量专业委员会在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的领导下,在全体压力计量专业委员会委员的大力支持下,2012年主要完成以下工作:
一、召开第十三届全国压力计量测试技术交流年会
2012年9月11日至14日第十三届全国压力计量测试技术交流年会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召开。来自全国计量院所、军工单位、部队、高等院校和中科院等的110名代表参加,国内外10多个压力计量专业厂商派代表出席大会。
会议议程分四个部分:开幕式;专题学术报告:论文宣读讨论;委员会议。
会议开幕式由压力计量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压力室主任李燕华主持;压力计量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航工业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总工程师张力致开幕词;国家质检总局计量司黄广龙处长发表讲话;北航校长助理、科学技术研究院唐文忠院长致欢迎词。
本次年会特约11篇会议专题学术报告,国家质监总局计量司黄广龙处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刘广玉教授、清华大学丁天怀教授、清华大学丁天怀教授、香港理工大学教授靳伟教授、南京理工大学朱明武教授、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张力研究员、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压力真空研究室李燕华主任、航天704所宋宗炎研究员、航空634所王燕山研究员、哈尔滨理工大学于晓洋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房建成教授分别就计量工作的若干探索、压力传感器技术的新发展等作了专题学术报告。
会议征集到论文40篇,编辑出版了《计测技术》2012年增刊,其中7篇综合述评,15篇静态压力,6篇动态压力,4篇压力传感技术研究,8篇误差与不确定度,部分文章作者在会上进行宣读。
会议期间召开了压力计量专业委员会全体会议,由张力主任总结了压力计量专业委员会2009年以来的工作,进行中国计量测试学会专业委员会管理章程宣贯,委员们积极献策,对压力计量专业委员会今后的工作方针和工作重点进行热议。会议期间代表们还参观了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昌平实验基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此次全国学术交流会的成功召开,将进一步推动压力计量测试技术领域的全方位合作,促进我国计量测试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推进国家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
二、组织 《压力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实例》的编写和出版
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压力计量专业委员组织编写的《压力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于2006年10月由中国计量出版社出版发行以来,获得了科研、生产、教学等领域广大从事压力计量、标准化、质量管理及试验等工程技术人员的欢迎和应用。但在应用实践中编委会了解到,“活塞式压力计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由于影响量多,致使评定工作量大,而且比较复杂,不便推广应用。经过压力计量专业委员会研究决定:组织部分编委组成专题小组研究、编写“活塞式压力计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简化方案”,并由专题小组成员和其余编委组成五个小组进行示例修改。
编委在修订工作中遵循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规范的原则和要求,注意学习、参考国际上特别是主要工业发达国家压力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经验,做到与国际上的通行做法兼容。还对压力计量标准装置分类编写科学、合理的“压力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大纲”,以利实现“压力测量不确定度评定”规范、统一,并力求评定方法简单、方便、可行。
专题小组和编委经过两年多的辛勤工作,形成了“活塞式压力计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简化方案)以及分类编写了包括活塞式压力计、液体压力计、数字压力计和精密压力表在内的压力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大纲和示例。在2009年(扬州)全国压力计量测试技术交流会上,代表们赞同“简化方案”和示例的修改并积极热情地提出进一步修改完善的意见。会后专题小组和有关编委根据会议代表的意见认真做了修改。
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颁布至今已有十余年时间,特别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已正式颁布了ISO/IEC导则98-3-1998(GUM)及其一系列补充标准。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10年组织成立了新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国家计量技术规范起草小组,承担规范的修订工作。经过两年多时间的修订形成了 JJF1059.1《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报批稿, 编委会及专题小组成员按新的规范要求,对2009年扬州会议通过的《压力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续集》进一步做修改,并命名为《压力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实例》。
为了编写修订《压力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实例》,编委会于2012年3月和6月两次召开部分编委参加的分组分专题讨论会,各有十余名编委参加,经过各位编委修订和两位主审的审稿,《压力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实例》于2012年6月定稿,2012年9月正式出版。
三、组织学术技术交流是学术组织的基本任务之一,压力计量专业委员会于2011年策划组稿发出了第一期《压力计量测试简讯》,受到委员和各位压力计量技术工作者的好评,现正在征集第二期《压力计量测试简讯》的稿件,希望能成为压力计量测试科技人员的交流平台。
压力计量专业委员会供稿
 

第十三届全国压力计量与测试技术交流会纪要

 
由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国防科技工业第一计量测试研究中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同筹备的2012年全国压力计量测试技术交流年会经过半年多时间的紧张筹备,于2012年9月11日至14日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召开。会议由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压力计量专业委员会主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承办。到会代表110余名,分别来自全国计量院所、军工单位、部队、高等院校和中科院等,国内外10多个压力计量专业厂商也派代表出席大会。
此次会议内容主要围绕压力计量与测试的新机理、新方法、新技术、新应用和新成果,涵盖了压力计量测试技术最新进展、压力计量标准装置研究、压力量值溯源与传递技术、压力现场在线校准技术、新型压力传感器技术及其测试仪表、动态压力测量与误差评定技术,以及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应用于国防武器装备和工业领域的压力计量测试技术。
会议交流论文40篇, 编辑出版了会议论文集在《计测技术》2012年增刊发表。国家质监总局计量司黄广龙处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刘广玉教授、清华大学丁天怀教授、清华大学丁天怀教授、香港理工大学教授靳伟教授、南京理工大学朱明武教授、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张力研究员、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压力真空研究室李燕华主任、航天704所宋宗炎研究员、航空634所王燕山研究员、哈尔滨理工大学于晓洋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房建成教授分别就计量工作的若干探索、压力传感器技术的新发展等作了专题学术报告。
受会议邀请,欧洲的WIKA公司、北京康斯特仪表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莱森泰克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德朗仪表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普茂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斯贝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华信仪表(北京)有限公司、上海敏榆实业有限公司、太航压力测试科技有限公司、深圳中图仪器科技有限公司、陕西创威科技有限公司等国内外知名压力专业厂商到会展示了各自的新技术、新产品。
会议期间召开了压力计量专业委员会全体会议,并发放委员聘书。会议总结了压力计量专业委员会2009年以来的工作,宣贯了中国计量测试学会专业委员会管理章程,委员们热议了今后的工作重点。
本届大会的成功举行和广大计量测试工作者对于压力计量测试事业的热爱和辛勤的工作是分不开的,同时和承办方的细致周到的会务服务是分不开的。在这里,对全体与会代表及其单位领导的支持表示感谢,对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国防科技工业第一计量测试研究中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给予的支持表示感谢,对积极参加本届年会的压力计量专业厂商的支持表示感谢。
压力计量专业委员会供稿
 
生物计量专业委员会2012年工作总结
 
生物计量专业委员会作为国家质检总局、中国科协、中国计量测试学会联系生物计量测试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2012年在委员会秘书长的领导下,在国家质检总局和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的大力支持下,在秘书处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下,紧密团结广大生物计量测试专家学者、专业技术人员和计量管理人员,积极开展了多项活动,较好地发挥了社团组织的指导、服务、自律、协调和监督的作用。
一、积极参与国内外生物计量学术交流活动
1、积极参加国际生物计量交流活动
参加国际物质量咨询委员会CCQM生物工作组BAWG会议,讨论CCQM的比对报告,对新的比对提出建议。王晶秘书长当选为微生物特设指导组(Microbiology ad hoc Steering Groups)定量工作组的联合主席,积极参加微生物定性定量计量的国际电话会议讨论,确定即将举行的微生物比对方案。
作为主导实验室组织国际物质量咨询委员会CCQM关键比对1项,与转基因核酸含量的测量相联系;参加国际物质量咨询委员会CCQM组织的比对2项,如CCQM P103.1 RNA转录体的测量。申报关于转基因植物中核酸含量的测量校准能力(CMCs)1项。
参加第28届APMP的物质量技术委员会(TCQM)的讨论会,介绍各自在食品化学和生物领域的计量工作内容和进展情况,对新的区域比对方案进行讨论,并探讨如何通过亚太区域比对提升和证明国家计量院的相关校准与测量能力。
参加在韩国举行的中日韩标准物质ACRM会议,汇报了我国提出的转基因核酸含量、Lambda DNA 标准物质联合定值等的工作进展。
2、协助组织“生物仪器校准规范专家咨询会”
协助生物计量技术性组织全国生物计量技术委员会开展国家计量技术法规和国家计量基标准国内量值比对的管理工作,推荐专家进行技术论证,通过培训和宣贯等活动扩大全国生物计量技术委员会的宣传和影响,以使该技术委员会充分发挥计量技术支撑作用,有效提高我国生物测量准确度水平。
参与组织2012年12月8号全国生物计量技术委员会举办的全国生物计量技术委员会年会和生物仪器校准规范专家审定会,对“凝胶成像系统校准规范”、“菌落计数仪校准规范“、“细菌内毒素分析仪校准规范”的送审稿进行了审定,并提出了修改建议。
二、加强我国生物计量测试工作的交流与合作
依托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的生物计量研究平台,加强与生物计量专业委员会会员单位和领域内各单位的科技合作与交流,通过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大专项等生物计量测试科技项目合作、学术研讨等形式,扩大交流,宣传生物计量知识,提高大家对生物计量测试的认识,推动生物计量测试标准溯源体系的建立,积极推动我国生物计量的发展。同时,向全国的生物计量科技工作者介绍国际生物计量研究动态。
积极探索与应用单位的生物计量技术合作,如与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在微生物检测能力考核样制备方面初步达成合作意向,为国家的微生物检测能力考核提供质量可靠的考核样。与生物标志物诊断试剂生产商合作,为企业研制试剂盒配套的质控标准物质。与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开展座谈,双方就食品微生物检测的计量问题,微生物定量质控标准物质的研制和微生物保藏等其他相关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广泛的交流。
三、加强我国生物计量工作的对外宣传
依托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的生物计量国际交流平台,通过ISO、CCQM、APMP和中日韩标准物质联合研制计划等窗口,宣传我国生物计量的研究进展,参加或组织生物计量国际比对和区域比对,申报生物CMCs,提高我国生物计量的国际影响力和研究水平。
四、2012年工作总结和2013年工作计划会议
2012年12月底,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生物计量专业委员会召开了2012年工作总结和2013年工作计划会议。会议对2012年的委员会工作进行了总结,肯定了成绩,总结了经验,发现了不足,提出了2013年的工作计划。
会议指出,在2012年,生物计量专业委员会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十八大会议精神,以服务生物计量为目标,为广大生物计量测试专家学者提供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不断增强生物计量为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的人才培训基地作用,加强与各地计量院(所)、高校、科研机构的交流与合作,组织关于生物计量知识、生物标准物质的研制和使用、生物分析仪器检定规程和校准规范、生物计量测试的不确定度评定等方面的培训,提高计量业务资源的共享水平,不断提升科研水平。有效整合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等的生物计量技术资源,充分发挥生物计量专业委员会中技术专家的优势和作用。完善与提升生物计量基标准体系,探索生物计量发展模式。积极加强生物计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与拟开展计量合作经济体的沟通与交流,继续提升中国生物计量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积极参加生物计量国际比对,确保与国际上数据的等效性以使我国的生物校准测量能力得到国际上的广泛承认。积极参与生物计量国际规则和技术规范的制修订工作,发挥生物计量在促进贸易和科技发展方面的服务保障作用。围绕“世界计量日”等开展生物计量的宣传活动,扩大宣传效果,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生物计量工作的认知度。
生物计量专业委员会供稿
 
通信计量测试专业委员会2012年工作总结
 
通信计量测试专业委员会是由全国通信计量测试技术领域中从事科研、教学、运营及管理等方面的企事业单位和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的专家自愿组成的全国性、学术性、行业性的社会团体。是发展通信行业计量测试事业的重要技术力量。本专业委员会充分发挥整合利用现有的技术资源,为通信计量测试发挥重要作用,2012年主要工作如下:
1、组织研究开发本领域的计量测试新技术和新方法。组织编写、制订通信计量检定规程或校准规范4个。
2、为配合工业和信息化部的通信行业计量检定规程清理工作,通信计量测试专业委员会积极组织技术专家对通信行业的所有计量检定规程的有效性进行了论证评审,并给出了最终审定意见。本次共清理了61个通信行业计量检定规程,33个继续有效计量检定规程、28个计量检定规程废止。
3、积极参加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组织有关活动活动。在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的领导和帮助下,2012年通信计量测试专业委员会挂靠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计量中心,连续第3年被中国计量测试学会授予计量诚信3星级单位。
通信计量测试专业委员会供稿
 
自动计量测控技术专业委员会2012年工作小结
 
    在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的正确领导下,自动计量测控技术专业委员会的工作得到上级机关和专业委员会所在的依托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四院的支持和帮助。专业委员会进一步落实学会关于加强对分支机构的管理规定和要求,在开展学术活动时,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社会道德,及时与学会沟通汇报工作,自觉接受指导和监督管理。努力树立诚信服务意识并开展相关业务活动和自身发展建设。现将2012年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1、为加强微电子元器件计量测试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展示该领域的研究成果,满足领域内各单位科研人员、计量检测人员的技术需求,专业委员会协助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四院,于2012年12月20日举办了“2012年微电子与元器件计量测试技术研讨会”。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计量司、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等政府主管部门的有关领导,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国家科技工业计量技术机构及领域内相关单位的专家和一线计量测试人员,共计120多人参加了研讨会。研讨会上20多位专家做了专题技术报告,与大家共同分享了研究成果,介绍了技术发展趋势以及计量测试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编辑了《2012年微电子与元器件计量测试技术研讨会论文集》。这次研讨会,对微电子元器件计量测试技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根据相应工程技术人员在自动计量测控技术控制等方面感兴趣的问题,专业委员会持续开展培训活动,为技术人员架设了交流经验的平台,探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计量检测技术问题。1月份在北京举办了电磁兼容计量检测评定技术研讨培训班,共有16名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参加会议。
通过研讨和培训,帮助相关技术人员了解和掌握相关计量检测标准的变化情况及最新测试技术的发展状况。推动相关测试技术的最新成果,提高他们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取得了一定效果。
3、在新的一年里,专业委员会将根据学会的安排和要求,努力完成学会交办的各项工作,继续开展好相关的业务活动,加强自身能力建设,进而推动各项计量工作的开展。通过研讨、培训等学术活动,发挥计量技术的支撑作用,促进计量测试技术服务能力和水平的提高,满足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生产一线人员的计量测试技术需求。
自动计量测控技术专业委员会供稿
 
地质矿产实验测试分会2012年工作总结
 
2012年在中国计量测试学会领导下,在各团体会员单位和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的大力支持下,分会的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现将2012年所做的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一、召开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地矿实验测试分会常委会议
2012年5月31日,“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地质矿产实验测试分会第三届二次常委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会员单位常务委员二十人参加了会议。地矿实验测试分会副主任、国土资源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文波处长,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主任庄育勋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地质矿产实验测试分会主任委员、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副主任吴淑琪、张勤副主任委员、罗代洪秘书长在会议期间分别主持会议。会议日程分为三个部分:2011年测试分会工作总结和2012年分会工作安排;研讨事业单位改革对实验室测试工作的影响;2012年全国地质实验工作协作会议筹备方案。
文波处长充分肯定了本次常委会的重要性,并回顾了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地质矿产实验测试分会的发展历程,对分会多年来的工作成绩表示了肯定。他指出在“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地质矿产实验测试分会肩负着艰巨的科技创新与能力建设工作任务,应紧密结合勘查找矿工作需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分会在行业的引领作用。他强调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地质矿产实验测试分会对行业发展很重要,通过部公益性专项申请和开展各种类型的学术活动,统筹协调行业发展,系统开展工作,提升和引领行业的技术发展。
庄育勋主任代表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致欢迎辞,肯定了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地质矿产实验测试分会开展的工作在地质测试行业中的积极影响。强调了分析测试工作在地质勘查和地质找矿中的重要基础支撑作用,要抓住当前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势,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在实验室质量监控、能力建设和信息化方面做好支撑与服务工作,推进行业的蓬勃发展。
会议期间,各位常委就测试分会2012的工作计划提出了宝贵意见与建议,对如何做好地质实验工作60周年论文集征稿、编辑和出版工作,筹备召开2012年全国地质实验工作协作会议、更好地开展技术培训与实验室数据比对工作,以及如何提高《地质实验信息》刊物组稿水平、办刊质量与影响力,充分发挥学会作用推动地质实验测试技术的现代化与实验室管理的规范化,加强学会组织建设促进学会可持续发展等内容开展的积极讨论。各位常委积极发言,对事业单位改革对地质实验测试工作的影响等议题展开了讨论,介绍了各自单位的经验。
最后,文波处长勉励各与会代表,在今后的工作中,学习和借鉴兄弟学会的成功经验,放开思路,大胆创新,继续努力,再创佳绩,为地质实验测试科技进步与发展贡献力量。
会议按预定议程圆满完成任务,在前期工作基础上,明确了工作思路,进一步梳理完善了相关工作方案,为积极落实和推进学会工作打开了新局面。
二、组织召开了2012年全国地矿实验室协作工作会议
由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联合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地矿实验测试分会组织召开了2012年全国地矿实验室协作工作会议。会议于9月25-27日在北京香山召开,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庄育勋主任在开幕式上致辞。来自全国地质、冶金、有色等60个单位的162名代表参加了大会,会议期间举办了成果展览,展出各单位近10年来所取得的成果展版共72块,会议取得圆满成功。国土资源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姜建军司长、中国地质调查局李金发副局长参观了成果展览并在大会做了重要指示。姜建军司长在讲话中对60年来地矿实验工作对地质科研和找矿做出的巨大贡献,对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表示了肯定。他在讲话中提出了三点要求:首先,地质实验测试工作要抓住关键科技问题,加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高度重视并降低资源能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为地质找矿突破特别行动计划作好支撑;其次,要进一步加强全国地质矿产实验室的管理和能力建设,要充分发挥“国土资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的作用,要坚持不懈地探索创新,创造出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仪器;要加强地质矿产实验室信息平台建设,整合优势资源,加强实验室之间的协作,推进仪器设备等各类科技资源的共享,提高利用效率;第三,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要充分发挥领军作用,要通过调查研究获取第一手资料,掌握行业动态,做好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在行业管理方面的业务支撑和服务,有关学会要不断改进工作方法,为主管部门及广大地矿实验测试单位做好服务,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李金发副局长在讲话中指出,实验测试工作的质量是确保地质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和地质科学研究工作质量的重要基础,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加强地质矿产实验测试行业的质量管理,进一步提升地质工作水平。他强调,要把诚信体系建设作为实验测试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凡是承担公益性项目或地调项目样品分析测试的实验室都必须接受地调局对分析质量的监管;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的成果,推动地质实验测试质量管理与监督体系的建设,实现地质实验测试质量管理工作制度化、信息化和规范化;通过信息化建设,实现质量管理工作的科技创新,着力提升地质实验测试质量水平。
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文波处长、局总工室徐勇主任、局科外部连长云副主任参加了会议;局总工室高延光处长、局科外部秦绪文处长到会发表讲话。吴淑琪副主任对地质实验工作60年来为我国地质找矿与科学研究等领域发挥的重大作用与贡献进行了回顾,对地矿实验室的形势与任务,地矿实验室今后如何为找矿突破提供技术支撑以及行业发展规划与布局等重大问题提出了建议,为加强行业自律,共同维护科学净土提出了倡议。大会还邀请了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吴文武处长就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等方面的问题做了专题报告,对国家制定的相关政策进行了政策解读。
    浙江地质矿产研究所胡勇平所长等5个单位的代表在大会上发言,分别介绍了事业单位分类改革、部级质检中心在本区域样品质量控制、实验测试能力建设、技术培训等如何发挥更大的作用的经验。大会进行了分组讨论,代表们针对地矿实验室如何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中找准自身的定位和发展方向;地矿实验室如何加强科技创新为找矿突破战略、矿产资源综合利用、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支撑地质科学研究理论创新提供优质服务;加强行业自律、加强实验数据质量控制等领域的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与交流。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罗立强副主任在本次会议上作了总结发言。通过本次大会,明确了地矿实验室今后的发展方向和地矿实验测试行业实验室所肩负的重大历史责任。
本次大会达成以下共识:地质实验测试工作要加强行业自律,确保高质量、高水平、高效率为地质找矿突破特别行动、矿产综合利用、重大地质工程、基础地质学研究、成矿理论研究与创新提供实验测试技术支撑;把诚信体系建设作为实验测试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信息化建设,实现质量管理工作的科技创新;充分发挥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的行业领军作用。会议商定,2013年全国地矿实验工作协作会议将在西安召开,由陕西省地质矿产实验研究所主办。
三、组织召开地矿实验室样品粉碎加工技术研讨会
为满足国家对能源、资源需求急剧增加的需要,积极落实“十二五”地质工作和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加强国土资源部质量监督检测中心质量体系建设,促进样品加工的技术进步以及规范管理,受国土资源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的委托,由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和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地质矿产实验测试分会组织的“地矿实验室样品粉碎加工技术研讨会”于2012年6月19日至21日在北京世纪国建宾馆召开,来自全国地质、冶金、有色、核工业、武警黄金部队以及企业等4 8个单位89名代表参加会议。地矿实验测试分会副主任、国土资源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文波处长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地质矿产实验测试分会主任委员、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副主任吴淑琪主持会议。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分析室张勤主任、浙江省地质矿产研究所分析室郑存江主任、成都综合岩矿测试中心李小英总工、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技术负责刘玺祥研究员、物化探所标准物质研究室程志中副主任等专家受邀讲课。会议期间,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主任庄育勋到会对各位代表示亲切慰问。
开幕式上,文波处长对会议召开表示祝贺,对会议即将取得的成果充满了期待和信心,并就地矿实验室样品粉碎加工技术在样品分析测试过程中的重要性表示了肯定。他强调,没有样品粉碎加工技术的发展,就没有分析测试技术的进步,样品粉碎加工过程,是分析测试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从样品制备质量、健康环境等方面开展系统研究,在人才、专家、团队建立长期稳定的队伍。
本次研讨会邀请了长期从事样品加工技术的专家及实验室管理人员进行了主题报告和技术交流,分别在地质样品加工基本知识、地球化学调查样品制备技术与加工流程、样品粉碎加工仪器设备功能与特点、地质样品加工现状及问题探讨、地质样品加工技术及展望等方面进行了交流与讨论。会议交流结束后,将学员从理论带入实践,在地科院物化探研究所的大力支持下,安排全体代表参观了廊坊物化探所的实验室及样品粉碎加工技术情况。
 吴淑琪副主任在全程参加研讨后作总结,认为本次会议增长了知识、交流了经验、增进了感情,专家授课水平较高,授课内容丰富,既有理论性,又有经验性,与会代表参会认真、热情,并对与会代表提出了几点建议。第一,要关注样品制备等相关问题,以科研项目方式提出学术研究方向,积极发表科学论文。第二,要重视样品加工过程,把样品加工工艺视为实验室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做好基础技术能力建设。第三,要按照资质认定与技术规范的要求,做好样品加工环节的培训与考核上岗。最后希望与会代表在会后认真总结与学习,积极从样品加工趋势、加工设备趋势、加工技术趋势等方面提出科学问题,以无污染、高效能、节能环保型制样方式,满足无机、有机、生物、形态、油气、海洋等新型地质样品分析方向发展的需要。
本次会议是针对样品粉碎加工技术的首次专题研讨会,标志着样品加工作为样品分析的第一个环节,已引起广泛关注和重视,是实验室技术发展和现代化实验室建设的需要。通过会议交流与研讨,不仅能提高实验室基层工作人员对该项技术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更能提升样品粉碎加工技术在实验室各个工作环节中的地位,解决样品分析技术的瓶颈,推动实验测试技术的进步,为国家地质工作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地质实验测试技术支撑。
四、举办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技术及应用培训班
为了提高地矿实验室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分析人员的理论水平和技术能力,充分发挥ICP-MS仪器功能,提高分析质量,满足地质找矿的新需求,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与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地质矿产实验测试分会于2012年12月11日~13日在北京联合组织召开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技术及应用培训班”。来自全国地质、冶金、有色、环保、轻工业、大学等系统的30家单位的ICP-MS技术人员共计60余名代表参加会议。中国地质调查局科技外事部秦绪文处长、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庄育勋主任、吴淑琪副主任出席会议,技术质量管理处罗代洪处长主持会议。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李冰研究员、温宏利高工(教授级)、清华大学分析中心无机分析室邢志主任、地科院物化探所中心实验室张勤主任以及PE公司原子光谱技术支持郭伟博士等专家受邀讲课和指导。
秦绪文处长在培训班动员讲话中,强调实验测试在地质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样品检测的质量问题要引起高度重视,一方面要完善分析测试技术体系的建设,加强质量管理工作,另一方面要通过多种形式,加大实验测试新技术、新方法的培训力度,整体提高分析测试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能力素质。庄育勋主任在讲话中介绍了当前地质工作新形势和地质实验工作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特别是地学发展越来越依赖于新技术应用,对实验测试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指出培训工作要在对全国需求进行调研的基础上,统筹全国的优势资源,有计划推进和实施。
元素分析是化学分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传统无机分析技术相比,ICP-MS技术提供了最低的检出限、最宽的动态线性范围、干扰最少、分析精密度高、分析速度快、可进行多元素同时测定以及可提供精确的同位素信息等分析特性。本次培训班邀请了长期从事ICP质谱技术研究的专家分别从ICP-MS技术原理、ICP-MS在地质样品分析中的应用与示例以及仪器研发新技术等方面进行系统讲解和深入交流,讲座深入、具体,举例生动、新颖,从基础理论、方法应用、数据处理到前沿技术,深入浅出,尤其针对应用过程中个各类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进行了深入探讨,使学员获益匪浅。同时,培训班采取理论讲解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开设一天的仪器设备和实际样品操作课程,巩固了知识结构,强化了学习效果。
本次培训对实验室技术人员在ICP-MS应用于地质分析工作中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实效性,让学员增长了知识、扩大了视野,推动了ICP-MS在全国地矿系统分析测试领域的知识普及,为地质实验室分析测试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和技术能力的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荣获中国计量测试学会“计量诚信优秀单位”
2012年11月29日,“中国计量测试学会2012年度会员大会暨计量技术推广交流会”在广西南宁市召开,来自全国计量测试领域、行业分会、检测机构、工业企业、科研单位的约300名会员代表参加了这次大会。学会表彰了2012年计量诚信建设优秀单位。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在对外检测服务工作中严格执行国家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不受任何外界干扰和影响,充分保证了作为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公正服务,再次被评为“中国计量测试学会计量诚信三星级(最高级)单位”,受到表彰。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将一如既往,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和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进一步推进中心计量测试技术发展,为地质找矿突破和基础地质学研究提供分析测试技术支撑,为广大客户提供更优质、更快捷的服务,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六、积极参加上级学会组办的各种活动
秘书处积极参加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组办的有关会议和学术活动。分会秘书处派代表分别参加了中国计量测试学会2012年5月在甘肃兰州召开的世界计量日学术会议,中国计量测试学会2012年11月在广西南宁召开的“中国计量测试学会2012年度会员大会暨计量技术推广交流会”,将参加会议的情况及时在《地质实验信息》上介绍。及时传递信息,发挥了分会联系广大地矿实验测试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扩大了分会工作的影响力。
七、继续办好《地质实验信息》刊物
每月按时出版一期《地质实验信息》内部刊物,介绍地质找矿突破及行业内重要新闻和实验测试技术进展。通过邮局发行到有关主管部门和领导以及全国各地矿实验室,充分发挥传递地质实验测试科技信息“桥梁”作用。秘书处同时在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网站上发布电子版刊物,将每月出版的《地质实验信息》电子版在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网站上及时发布,会员可以在网站上下载2012年出版发行的全部刊物,方便了读者。秘书处积极发挥“桥梁”作用,及时转发上级学会的出版发行的技术刊物“计量学报”和“中国计量测试学会会讯”等相关资料。
八、加强组织建设发展新会员
积极做好发展新会员工作。2012年新发展了两个单位会员、吴个个人会员参加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地质矿产实验测试分会。
地质矿产实验测试分会供稿
 
室内环境及材料测试分会2012年度工作总结
 
2012年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室内环境及材料测试分会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2012年6月16日,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室内环境及材料测试分会熊伟秘书长参加了在深圳市召开的“推动绿色建筑,畅想行业未来” 绿色建筑装饰标准化技术论坛,与住房城乡建设部领导和有关专家进行了技术交流。
2、2012年8月4日,分会熊伟秘书长和分会常务会员单位河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王喜元研究员、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殷晓梅研究员、浙江省建筑科学设计研究院邓淑娟高工在烟台召开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10局部修订会议,进行了技术交流。
3、2012年10月9日,分会熊伟秘书长和分会常务会员单位北京市劳动保护研究所赵寿堂研究员、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在北京召开北京市地方标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程》DBJ01-91-2004修订研讨会。
4、分会主任委员单位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分会常务会员单位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合作开展对《大气采样器》检定规程的修订工作,对深圳国技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恒流采样仪进行了技术检验。
5、分会秘书处承担了分会日常管理和会员咨询服务工作。
室内环境及材料测试分会供稿
 
计量仪器专业委员会2012年度工作总结
 
计量仪器专业委员会在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的领导下,以加强国际学术交流、提升本专业科技人员创新能力、促进我国高端装备计量仪器专业领域的快速发展为宗旨,重点开展了高水平学术交流和国际合作研究等活动。现将计量仪器专业委员会2012年的工作概况汇报如下:
1、加强高水平国际学术交流,打造名牌国际学术会议,促进学科发展
由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国际测量与仪器委员会、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联合主办,全国计量仪器专业委员会、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国际测量与仪器委员会承办的第八届国际精密工程测量与仪器学术研讨会(ISPEMI 2012)于2012年8月8日-8月11日在成都成功举办。
本次会议共收到摘要380篇,收录摘要230篇。共有来自德国、美国、英国、日本、俄罗斯等13个国家和地区的240余名代表出席会议。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常务理事、计量仪器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哈尔滨工业大学超精密光电仪器工程研究所所长谭久彬教授主持开幕式;大会荣誉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成都光电所姜文汉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学高洁教授等人出席会议;德国联邦物理技术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哈罗德·博斯教授主持闭幕式。
会议邀请了7位国际著名学者和专家做大会特邀报告,他们分别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学高洁教授、德国联邦物理技术研究院(PTB)首席科学家、精密工程部部长哈罗德•博斯教授,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光学学院院长詹姆斯•万特教授、澳大利亚技术科学院与工程院院士、新南威尔士大学章亮炽教授、英国国家物理实验(NPL)室首席科学家理查德•里奇教授、瑞士联邦计量局物理和化学部副部长鲁道夫•塔尔曼博士和日本国家先进工业科学和技术研究院精密测量研究部主任美濃島•薫教授等七位国际著名专家学者作大会特邀报告。报告题目分别为:“移动电场驱动的单电子的量子输运”,“国际单位系统未来发展对维度测量的挑战”,“非理想环境中的精密干涉测量”,“精密仪器中被忽略的若干关键因素及其特征”,“表面形貌测量中的校准”,“触觉微坐标计量的发展状况与挑战”和“用于干涉长度测量的二极管激光器”。
该会议以“量子计量、极端测量、创新仪器技术与精密工程”为主题。对仪器理论与方法学、新原理仪器与系统、超精密传感技术、先进光学加工与测量技术、微/纳制造与测量技术、生物医学光学与仪器技术、激光测量与仪器技术和光电仪器技术等前沿方向和仪器学科领域重大热点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讨论。会议共组织了16个分会,口头报告 91篇,其中专题邀请报告26篇,张贴报告131篇。
国际光学工程学会(SPIE)为本系列会议的协办单位,180余篇论文被收入SPIE出版的论文集,并由EI和ISTP全部收录。本系列国际学术会议在国际精密测量及仪器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已经显现出明显品牌效应。
2. 扩大和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
本专业委员会充分发挥ISPEMI系列国际会议这一交流平台,着力推动本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促成一批高水平的实质性国际合作研究的开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哈尔滨工业大学-英国牛津大学“激光共焦扫描显微技术”;哈尔滨工业大学-德国联邦物理研究院(PTB)“精密微孔测量技术”。
为推动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在超精密仪器技术、共焦显微仪器技术和微/纳坐标测量技术等前沿技术领域的实质性国际交流与合作进展,本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谭久彬教授等以国际会议ISPEMI为契机,在8月8日-10日期间,与英国牛津大学光学仪器中心、德国联邦物理技术研究院(PTB)精密工程部和瑞士联邦计量局物理与化学部的有关专家学者就具体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内容进行了详细会谈。
根据会谈,中外测量领域专家就进一步开展精密工程领域中的几个重大计量科学问题的研究达成一致。双方商定就超精密形状测量、微内尺度测量及绝对位移干涉测量及量值溯源和国际比对方法等内容开展更深入的合作研究,双方每年进行一次专题研讨;在博士生的联合培养方面可扩大规模,并对青年学者可依项目进展随时安排和实施互访。在2012年年底前后,中方将派3位青年学术骨干到瑞士联邦计量局进行合作研究。
3. 认真开展专委会组织工作会议
2012年8月8日在成都召开中国计量测试学会计量测试仪器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委员会第3次工作会议,与会代表60人。会议通报了“第八届精密工程测量与仪器国际学术研讨会(ISPEMI 2012)”筹办情况;并讨论决定举办“2014年精密工程测量与仪器国际学术研讨会(ISPEMI 2014)”承担单位、举办地及相关内容。委员会决定于2014年8月8日-11日在湖南省张家界举办ISPEMI 2014。
综上所述,2012年专委会在上述工作中都取得了一些成绩,并为2013年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新的一年里,专委会将在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的领导下,继续以大力推动本领域高水平国际学术合作与交流为工作重心,不断提升我国高端计量仪器技术领域的整体创新研究能力!
计量仪器专业委员会供稿
 
热物性专业委员会工作总结
 
材料热物性是表征材料性质的重要特征量, 包括导热系数、热扩散系数、比热、热膨胀系数以及热辐射的发射率和反射率等, 在航空航天、微电子技术、能源有效利用、核能技术、新材料开发等高新技术领域, 以及石油化工、钢铁冶金、建筑节能、制冷空调等工业领域都具有明显的科学意义和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是技术创新、开发和科学研究的基础。材料热物性测量领域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2012年11月热物性专业委员会部分委员在北京讨论了材料热物性测量领域新的发展规划。
王补宣院士分析了当前材料热物性测量领域发展的前景以及发展方向。指出材料热物性测量应从宏观领域深入到微观领域,考虑分子以及电子的运动。同时希望2013年委员会组织亚太热物性大会事宜。
计量院张金涛研究员介绍了计量院在热物性领域的研究项目,希望以计量院为依托,建立国家材料热物性测量的标准体系,实现材料热物性量值的溯源。同时积极组织参加材料热物性测量的国际比对,不断提高我国材料热物性测量的准确度。
来自高等院校的委员都充分交流了各自在材料热物性测量的最新研究方向以及研究项目。
大家畅所欲言,充分发表自己观点,提出各自2013年工作重点。大家共同希望在王先生的指导下,材料热物性测量领域能不断发展,为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
热物性专业委员会供稿
 
容量计量专业委员会2012年度总结报告
 
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容量计量专业委员在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的直接领导下,严格执行“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章程”,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社会道德,建立诚信服务,现对一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国内容量计量学术交流会
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容量计量专业委员会于2012年10月24-29日在湖北省宜昌市召开了“2012年全国容量测量学术交流会暨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容量计量专业委员会年会”。参加会议的有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副秘书长杜小平、中国计量测试学会会员团体部主任徐钢、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容量计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戚宁武院长、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容量计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甘肃省计量研究院杨俊涛副院长、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容量计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刘子勇主任、河北省计量监督检测院屈宏强副院长、山西省计量科学研究院裴海琴副院长、天津市计量监督检测科学研究院陈兴副院长等来自全国各地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以及企事业单位的10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其中委员56名。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副理事长、容量计量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张广军副校长对本次会议作了主要指示,因事请假没有出席会议。会议由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容量计量专业委员会刘子勇秘书长致开幕词,对参会人员在百忙中来参加会议表示欢迎,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副秘书长杜小平和中国计量测试学会会员团体部主任徐钢作大会发言并给出了重要指示。
大会进行了容量计量技术研讨与交流。会议收到论文16篇,会上宣读和交流论文15篇,16篇论文收录2012年度论文集。主要包括以下五个研究方面:
1、大型油罐容量计量中非接触光电测量方法的研究;
2、汽车罐车和卧式罐容量现场自动测量方法研究与计算;
3、液位计现场测试方法研究;
4、燃油加油机自动检定装置的研究与应用;
5、微小容量计量检定方法的研究和质量控制。
会议还安排了容量计量仪器设备的展示与交流。对大家关心的“三维激光扫描仪”等高新设备进行了现场操作和讲解。
与会代表充分利用此次交流机会,就所关心的容量计量技术进行了广泛沟通和交流,达到了互通有无、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容量计量专业委员会的委员们就容量计量事业的发展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达成以下三点建议:
第一,与会委员充分肯定了此次会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一致表示应该充分利用中国计量测试学会这个有利平台,积极组织和开展更多的容量计量会议和培训活动;
第二,希望与会单位在容量计量技术研究方面开展更多的合作;
第三,加强与国外容量计量技术的交流,学习和掌握容量计量领域的最新测量仪器和设备,以及新信息、新成果。
通过这次会议,大家回顾了已有容量计量工作的成绩和经验,明确了今后学术活动的重点方向,对积极稳妥地推进容量计量领域的发展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二、容量计量检定员培训
2012年6月在江西南昌举办“中石化大容量计量罐容积测量技术”高级培训班,培训内容包括:容量计量基础知识、JJG168-2005《立式金属罐容量计量》、JJG266-1996《卧式金属罐容积计量》、JJG642-2007《球形金属罐容量》计量检定规程和光电测量在大容量测试中的应用等。培训期间,大家就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容量计量技术问题进行了学术交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2013年度工作计划
充分利用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容量计量专业委员会这个有利平台,积极组织和开展更多的容量计量会议和培训活动;
在容量计量技术研究方面开展更多的合作,完成社会急需解决的容量计量问题;
大容量计量方法的研究,特别是光电测量法在大容量测量中的应用;
加强与国外容量计量技术的交流,学习和掌握容量计量领域的最新测量仪器和设备,以及新信息、新成果。
容量计量专业委员会供稿
 
质量计量测试专业委员会2012年度工作总结
 
2012年以来,我专业委员会在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的指导下,认真学习十八大的会议精神,应用科学发展观持续探索质量计量工作的发展,凝聚各方力量,维护行业利益,紧紧围绕学会计量工作重心,团结和依靠广大委员,加强科研,关注民生,开拓进取,积极协调,丰富委员会活动,努力发挥技术支持和信息纽带作用,促进了质量计量专业的发展。现将这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2012年工作年会暨技术研讨会在贵州成功举办
中国计量测试学会质量计量测试专业委员2012年工作年会暨技术研讨会于2012年9月23日至27日在贵州省贵阳市召开。参加会议的有中国计量测试学会质量计量测试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鲁新光、国家《计量技术》杂志社总编赵大宁、河北省计量监督检测院副院长刘卫东、广西自治区计量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邹敏、内蒙古自治区计量院闫立新总工、委员会顾问闫宝珠、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党正强、副秘书长史莉、委员会委员、委员会通讯委员,以及特邀生产企业代表,共计四十一名,会议由委员会秘书长刘伟主持。
会议首先由鲁新光主任委员致欢迎辞,对参会人员在百忙工作中来参会表示感谢,特别是广西自治区计量科学研究院邹敏副院长和内蒙古计量院闫立新总工连续两年参会表示由衷的敬意。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第二届质量计量测试专业委员会自换届成立以来,严格执行学会章程,为促进我国质量计量专业领域技术发展,提高称重技术水平做出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会上鲁新光主任委员回顾了本年度委员会工作并进行了总结,布置了2013年度的具体工作计划。
1、组办“委员会2011年工作年会暨技术研讨会”
    根据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章程及本专业委员会2011年工作计划,2011年9月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召开“2011年工作年会暨技术研讨会”。会上对2011年度工作进行了总结,并研究并布置2012年工作计划,同时选取了所征集论文集中的部分典型论文进行现场释读,讨论了非自行指示秤计量检定规程(征求意见稿)、模拟指示秤计量检定规程(征求意见稿)、轨道检衡车检定规程(征求意见稿)等技术规范的合理性及操作性,研讨了质量计量相关规程、型评大纲及标准等技术法规的编写及修改,大会取得了圆满成功。
2、完成衡器专业计量技术法规的编制
在各相关委员的辛勤努力和大力协助下本年度技术法规制修订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
1)GB/T26389-2011《衡器型号编制方法》国家标准完成制定,并发布实施;
2)《非自行指示秤》、《模拟指示秤》、《数字指示轨道衡》、《自动
轨道衡》四个型式评价大纲完成制定并发布实施;
3)《自动轨道衡》计量检定规程完成制定并发布实施;
4)《称重指示器》型式评价大纲、《数字指示秤》型式评价大纲、《自动定量装车系统》计量检定规程、《称重指示器》计量检定规程等技术法规已完成征求意见,进入报审阶段。
3、积极参与技术交流
1)鲁新光主任委员作为我国质量计量领域的代表参加了欧盟计量器具软件测评技术与经验交流会,并进行了《数字指示秤关键通用要求》(征求意见稿)的研讨。会上由德国PTB计量器具软件测评专家Norbert Greif博士主讲,介绍了目前欧盟计量器具软件测评与质量保障的情况、欧盟关于法制计量软件测评的方法、欧盟关于计量器具软件文档资料要求、欧盟关于计量器具软件从原型到源代码的测评,并针对我国计量技术机构比较关心的WELMEC Guide 7.2进行了重点介绍。
经过此次会议,我国衡器相关计量技术人员及衡器生产厂商对国际计量器具软件测评工作有了一个直观的了解,同时也意识到在我国开展衡器计量软件测评的重要性,但是由于长期以来,我国相关行业在衡器计量软件开发方面的不规范性,在短期内执行该《通用要求》存在较大的困难,这就需要计量技术机构加强与生产厂商的沟通与交流,拿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真正保证衡器软件的质量,防止针对衡器软件的作弊行为。
2)鲁新光主任委员代表委员会参加了中国计量测试学会计量测试技术交流会,对计量检测在新兴产业中发挥的作用、产品安全的计量技术、环境性能检测技术、新能源的利用和发展、低碳经济、温室气体排放的节能减排技术等计量测试技术进行了交流。听取了《节能减排与低碳发展》、《国际计量发展与分析》、《产业计量学的提出及其研究》专题报告。交流气氛热烈、效果显著,充分体现了为计量事业发展服务、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为广大企事业单位服务的原则,为国家计量科技事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4、协调组织电子计价秤产品质量分析会
为进一步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加强电子计价秤产品质量的监管力度,鲁新光主任委员、史莉副秘书长协助组织国家质检总局于2012年9月4日在济南召开的电子计价秤产品质量分析会,并在会上做了分析技术报告。报告中对2012年电子计价秤国家监督抽查的方案、过程、结果、原因作了深入解析,并针对生产企业的技术、工艺等方面提出了宝贵建议和措施。
会上国家质检总局计量司钟新明副司长指出,电子计价秤和称重传感器生产企业要认真落实质量主体责任,认真提高质量管理水平,认真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同时质监部门要进一步强化对电子计价秤和称重传感器生产企业的监管工作,严厉打击质量违法行为,引导电子计价秤生产企业加强自我约束意识,确保产品质量。
5、完成《(2011)中国计量测试学会(质量计量测试技术)论文集》的编写工作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计量技术已呈现多元化。为了提高质量计量测试技术水平,促进学术研究与交流,委员会于2011年开始征集质量计量技术、称重技术等专业相关论文,截止到2011年底共征集到论文24篇,其中衡器检定类9篇、误差理论类5篇、天平类5篇、称重传感器类2篇等,共有15名委员提供了论文。
而由于种种原因,汇集衡器、砝码、天平等相关专业的技术研究、科研开发、数据处理等专业论文的论文集却一直未完成,为此在委员会在2011年9月新疆研讨会的一项议题就是进行质量相关技术论文的研讨。会上选则了典型论文进行了发言、演示,经过作者的精心细致演讲,与会委员反映强烈,感到受益匪浅,由此委员会的研讨会也收到了预期良好的效果。论文包括衡器检定类、误差理论类、天平类、称重传感器等,希望该论文集的出版能对质量专业人员的技术发挥有帮助,对我国质量计量测试技术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在委员会同志们的共同协作下,“(2011)中国计量测试学会(质量计量测试技术)论文集”已完成审定、编制,特别是鲁新光主任委员积极联络《中国计量》和《计量技术》杂志社,目前论文集已进入待出版阶段。
6、协助组办“第五届全国衡器计量技术委员会成立大会”
2012年5月14日在济南隆重召开了“第五届全国衡器计量技术委员会成立大会”,鲁新光主任委员当选为秘书长,本届委员会为我国衡器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技术科研平台和发展契机,对加强我国衡器计量技术法规的科学研究、提高全国衡器产业的整体水平、促进我国衡器产业与国际“接轨”等工作起到积极作用。
7、协助组办“第五届全国衡器计量技术委员会第二次会议”
    为了顺利完成国家相关衡器的技术法规制修订工作,协助组办了“第五届全国衡器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会上《称重指示器》、《数值指示秤》等四个型式评价大纲的主要起草人就大纲的工作计划、工作进度、工作分工向各位委员进行了介绍,各位委员针对大纲的起草内容展开了热烈讨论。会议决定将在11月底完成这四个大纲的报审稿、试验报告、编制说明、不确定度分析报告工作。
8、协助组办“第五届全国衡器计量技术委员会自动衡器分技术委员会成立大会”
2012年9月21日在南京隆重召开了“第五届全国衡器计量技术委员会自动衡器分技术委员会成立大会”,胡强副主任委员当选为秘书长,自动衡器分技术委员会的成立为我国衡器产业的专业优化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技术支撑,促进了我国自动衡器产业的进步与发展
9、努力工作,争创学会先进专委会及个人
    积极组织专委会活动,浓厚学术氛围,受到学会的高度认可。刘伟秘书长、史莉副秘书长荣获2012年度学会先进个人称号。胡强副主任委员、刘伟秘书长当选全国铁路专用计量器具技术委员会的顾问
二、2013年工作计划
1、计量技术法规的编制
    2013年度专委会将按照全国衡器计量技术委员会和全国衡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工作计划,积极参与衡器国家标准、衡器相关产品型式评价大纲、计量检定规程等相应技术法规的制、修订工作。
2、组办称重技术研讨会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渗透,质量计量测试技术已出现巨大变革,质量计量测试呈现出多元化、信息化。为使计量技术与当代称重技术紧密结合, 2013年将继续举办称重技术研讨会,针对质量计量测试专业的现状,探讨新的工作思路、工作重点和工作方法,研讨如何加强质量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提高专委会的整体学术水平。
三、对衡器计量检测装备的研究和行业的有序发展建言献策
各位专家与委员对规范、规程和标准的编写格式、依据、引用文献和计量要求、技术要求等方面均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针对衡器的非预期使用、证后监管等建言献策。对于计量检测装备,大家对推动检测方法的进步、推动检定的有效性达成共识。特别是对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大型衡器检测仪的开发和应用”,各位委员从该设备的溯源和量传、成本运行、检定影响量修正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对标准砝码生产及管理,行业性很强的技术规范也提出了科学的管理途径。针对于此,委员会将持续进行网上征集意见的方式,并发挥委员会QQ群这种动态实时交流平台的功效,将委员、专家的建议及意见随时上报全国衡器计量技术委员会及全国衡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并及时通报学会。
质量计量测试专业委员会供稿
 
医学计量分会2012年度工作总结
 
一、2012年工作总结
医学计量分会在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的领导下,圆满完成了2012年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分会自2011年7月成立以来,团结并组织会员,适应医学科技发展和国家医改政策的需要,以医学装备计量技术保证为中心,以技术基础建设为导向,紧密围绕保证装备质量安全,开展学术探讨和技术交流,较好地发挥了分会的学术交流、指导咨询、质量监管和桥梁平台的作用。
1、组织召开年度工作会议
2012年7月20日,分会在苏州召开了年度工作会议,主任委员张炯所长就政府机关和人民群众对安全问题,特别是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食品安全、药品安全,以及医疗设备临床应用安全等焦点问题进行了做了专题报告。会议还就国家计量技术委员会换届情况、国家医学计量技术规范起草情况、国家检验设备质量控制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通报,对医学电磁计量溯源等技术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会议决定,分会要继续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立足科技、需求牵引、壮大队伍、凝聚力量,突出医学装备计量与质量控制技术的研究与推广,突出服务医学装备产业技术指导与咨询两个重点,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系,充分发挥分会资源优势,完善分会机构建设,深入开展医学装备质量与安全检测工作标准、技术研究,注重分会信息交流平台建设,不断提高学术、技术交流水平。全面推动我国医学装备的质量安全建设工作。
大会通过了学术技术研究部和企业会员部的设立方案,学术研究部将根据委员专业特长和各自工作,定期组织不同专业医学计量与测试的学术交流、技术推广,以及人才培训工作。同时启动医疗设备产业技术咨询服务计划,为医疗设备生产企业全面提供生产辅导、体系考核、临床研究、注册法规和注册检验等方面的咨询、培训,以及现场指导服务。
2、基本完成《医学装备临床使用质量与安全控制基本要求》的编写任务
为全面推动临床使用医学装备质量与安全,建立和完善医学装备质量与安全控制标准体系,分会组织部分专家对影响临床使用医学装备质量与安全要素进行了研究和论证,编写了《医学装备临床使用质量与安全控制基本要求(讨论稿)》和《心脏除颤器使用设备质量控制》规范,为进一步讨论研究临床使用医学装备质量与安全控制工作奠定了基础。
3、完成《中国医学装备计量资讯》的编辑出版工作
医学计量分会与医学装备计量专委会合办的内部刊物《中国医学装备计量资讯》(以下简称《资讯》)自2011年9月创刊以来,现已出版9期(暂定为双月刊)。均已发放给广大会员、业务主管部门、质量监管、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和相关学术团体。其内容以宣传报道医疗设备与医学计量测试技术发展、政策法规、标准规范、科学研究、质控技术、技术监管、学术活动为重点。2012年六期的主题,分别为血液透析设备、伽玛刀、核医学设备、消毒灭菌设备、直线加速器等设备的质量控制及医疗器械注册检测,从管理法规、技术规范、临床质控、检测技术、发展动态、不良事件召回信息、医疗设备产品、检测设备展示、业界专家人物介绍、媒体介绍等多视角进行报道。由于《资讯》内容综合性广、专业性强、时效性快,对医疗系统、计量系统、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生产企业具有一定价值的指导作用。《资讯》以刊物为载体,为业界人士提供了学术交流的平台,得到了广大会员的好评,解决了会员对医疗设备质量检测和临床质量安全管理信息的紧迫需求。
二、2013年工作思路
新时期,分会要深入学习领会十八大精神,继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医疗设备计量与质量控制技术研究与推广,突出服务医疗设备产业技术指导与咨询。2013年,要继续加强分会建设,浓厚学术氛围。分会应以医学计量为质量保证技术支撑,以医学装备质量安全问题、标准问题、监管问题作为医学装备质量保证的重要课题,深入开展学术研究与交流,全面推动医疗设备质量安全建设工作。
1、继续争取政府机关对学会的业务指导与支持,积极参与有关医学装备计量与质量控制有关政策、标准的起草、制订工作。
2、继续加强医疗设备质量控制项目的拓展,在大型医疗设备、检验设备等领域推广质量控制检测工作。
3、继续加强和完善分会机构建设,设立工作部及学术研究部。成立组织部、联络部、宣传部、企业会员部,以及各专业学术研究部,在会员范围内吸纳工作部及学术研究部委员。
4、继续加强分会信息交流平台建设,在完成好《资讯》编辑出版工作的同时,筹备搭建网络信息平台,提高分会信息化建设水平。
5、启动医疗设备产业技术咨询服务计划,为医疗设备生产企业全面提供生产辅导、体系考核、临床研究、注册法规和注册检验等方面的咨询、培训,以及现场指导服务。
6、开展以质量控制为主题,以质量控制为基本要求,开展以心脏除颤器、呼吸机等急救设备和MRI等影像设备为主要内容的学术技术交流与研讨活动。
7、组织筹备《医疗设备检测技术》专著的编写工作。
医学计量分会供稿
 
流量计量专业委员会2012年度工作总结
 
2012年上半年完成了5年一次的流量计量专业委员会委员的换届工作,2012年8月组织召开了新一届委员的工作会议1次(暨年会)以及全国流量计量学术交流会1次。
按照委员会章程规定,流量计量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委员任期于2012年到期,委员会秘书处依据2011年委员会工作会议讨论通过的换届方案,从2012年初开始,为符合条件的老委员进行换届,为新申请委员做好入会准备工作,到7月底,全部委员名单汇总完毕,委员会在新一届委员会成立前召开了秘书处会议,在会上委员会主任委员及副主任委员共同讨论并通过了新一届委员名单。
2012年8月26日于成都召了开中国计量测试学会流量计量专业委员会工作会议(暨第七届委员会首次年会),会议首先由秘书处汇报了新一届委员换届工作情况,接下来大会鼓掌全体通过新一届委员,由委员会主任委员为新委员颁发聘书。流量计量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委员共66人,其中来自于计量技术机构的委员最多,为27名,约占40%,国家级流量专业计量站委员5名,来自科研机构及高校委员18名,约占近30%,来自重点行业及企业委员16人,约占1/4,委员组成符合换届方案要求。
委员会工作会议接下来就委员会今后的发展进行了讨论。大家积极发言,主要就如何提升年会及技术交流会的学术水平献计献策。2012年的学术交流会收到投稿量较大,但论文水平参差不齐,部分技术问题还引发了技术讨论,部分委员提议成立专门的审稿委员会,加强在审稿环节的技术把关;还有委员建议设立优秀论文奖,以鼓励交流会多出精品论文;建议秘书处继续加强与相关专业期刊的合作,使大部分优秀论文都能够正式出版,以鼓励广大流量计量工作者的参与热情;还有委员建议在会上增加最新流量相关标准、规程的介绍关节,以及流量计量发展最新动态介绍专题等等。最后,会议还讨论了2013年年会举办地点,初步决定在贵州省召开。
全国流量计量学术交流会于2012年8月25日~26日在成都召开,与会代表约200人左右。25日上午是大会主题报告会,委员会主任委员王池研究员做了特邀报告《流量计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报告中介绍了流量计量的需求和发展、计量检测的作用和规模、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近几年的工作方向,本次会议还特邀了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院李传经教授,台湾工研院萧俊豪博士、天津大学徐英教授分别作了《低碳时代的流量测量》、《台灣高压气體流量標準設備與追溯》、《可调压中压湿气实验装置的研制》的大会报告。从25日下午开始到26中午进行了论文宣读,为加强技术交流,活跃学术气氛,本次会议首次实行了分会场宣读方式。本次会议共收录论文80余篇,为历届会议最多,其中40余篇进行了宣读,与会代表参与热情很高,均表示此次会议采用的分会场论文宣读的方式非常好,一方面为更多的研究人员提供了舞台向国内流量专业同行展现自己成果的机会,另一方面,通过报告者和参会代表对问题的及时交流,也能够加深双方对报告内容的理解程度,使各项研究成果能有效的传达给各位参会代表,为今后在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思路和方法上的指引。8月27日与会代表还受邀参观了国家原油大流量计量站成都华阳天然气流量分站和一家当地有代表性的流量仪表生产企业。参会代表对此次会议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均表示大会报告前瞻性好,论文宣读的质量较高,学术交流氛围浓厚,对流量计量的发展有着积极地推动作。会议共出版2本论文集,其中一本为正式出版物,《计量学报》6A(增刊),另一本为内部资料。
流量计量专业委员会委员计划于2013年召开年会1次,时间初步定在2013年8月或9月。
流量计量专业委员会供稿
 
 
 
 
 


附件:
版权所有: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后台管理]  今日访问:82357总访问量:2469265  

最佳浏览分辨率1280*800或1440*900为了本系统能更好的为您服务请使用IE8.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